泰州医药高新区法院有一辆“民事审判直通车”,它常常出现在田间地头,总是送去公平和正义。王芸就是这辆“民事审判直通车”上的法官。
打造“巡回法庭”品牌,方便当事人诉讼
2014年,为解决辖区内社区群众诉求不便等实际问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高新区法院决定以王芸的名字设立“王芸巡回法庭”,给其配备了一辆“民事审判直通车”,指派其办理一些在当地有重大影响的赡养、抚养、相邻权等常见社区纠纷。
“万事开头难”,开庭不在法院本部,而在一辆车上,该如何实施?具体开庭如何进行,百姓能否信服?这些都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王芸迎难而上,克服哺乳期的不便,起早贪黑,晚上查资料写计划,白天与外省市法院联系沟通询问细节,多方走访调研,与基层组织探讨巡回法庭的可操作性。最终,在一周时间内便起草了巡回审判实施细则,为巡回法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理论依据。
为打好巡回审判“第一枪”,王芸挑选了一件比较棘手且在社区有重大影响的分家析产案件到凤凰街道塘湾社区现场审理。王芸多次到所在基层组织沟通协调,对接细节,对可能出现的情况都逐一制定了应急预案。“民事审判直通车”开去的当天,吸引了上百名围观群众,他们通过车载法庭上安装的电子显示屏旁听了整个案件的审理,最终该案现场调解结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此后,“王芸巡回法庭”进入常态化工作模式,通过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就地调解、就地宣判等巡回审判方式,长期深入基层一线、项目一线、矛盾一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与司法人文关怀,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的信任度。
践行司法为民,延伸司法审判职能
随着“王芸巡回法庭”的深入开展,王芸用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延伸司法审判职能。在相邻权纠纷中,主张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谦恭礼让;在民间借贷案件结束后,及时就地开展法律宣讲,引导群众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在赡养纠纷中,借助基层组织和公亲族长等力量,感动儿女,挽回亲情,让老人老有所养、安享晚年。
前几年,医药高新区沿江街道的戚爷爷和潘奶奶家拆迁安置了两套房屋,本是一件大喜事,可是子女之间因拆迁利益分配产生隔阂,几个子女互相推诿,谁都不愿意承担赡养责任。街道、社区多次调解,均无效果。考虑到当地很多家庭有类似的情况,如果现场审理此案,将对当地社区群众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王芸决定将法庭开到社区门口,现场审理此案。
开庭当天,王芸将法治宣传教育和案件审理结合起来,多次向当事人及旁听群众释明赡养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与所得财产的多少没有关联。最终,该案顺利调解结案,小儿子当场就将老两口接回家中安排居住。庭审结束后,王芸现场向旁听群众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并对其中的条文逐一进行解释,告知不赡养老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达到了“审理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
这些年来,王芸长年奔波在各街道、社区,开展巡回审判、法律宣讲。截至目前,王芸已先后开展巡回审判进社区近400余次,覆盖了高新区法院的各个社区,调解和办结了多起在当地有影响的案件,参与旁听的群众累计达上万人次。
唤起当事人的真情,让恩怨烟消云散
自2013年以来,王芸审结的各类案件达3500件。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而王芸偏偏面对的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家事案件,双方矛盾已久,积怨已深,案件的处理结果是否公正,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乃至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王芸从不敢掉以轻心,面对法、理、情交织的家事案件,她总是站在当事人角度去思考问题,从细节入手,唤起当事人的真情,让恩怨烟消云散。
去年2月,原告陈某某将丈夫孙某起诉至法院要求离婚,承办法官王芸发现,这对小夫妻在2017年11月才生育了一对龙凤胎,而且这对龙凤胎是原、被告历经七年求子之路才得来。针对这一情况,王芸颁发了医药高新区首份离婚冷静期通知书,给予双方的离婚冷静期限为一个月。一个月的冷静期期间,王芸不断和原、被告联系,多次前往原、被告家中,邀请双方各自的亲朋好友一起做工作。最终在王芸的不断劝说和努力下,原告撤诉,答应给双方一个机会,愿意携手共渡难关。
无论多难,王芸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案件调解的可能,她用女性特有的耐心、细心和温馨,播撒传递着司法温暖和人文关怀。她相信,只要付出真心,就能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司法获得感。